高承勇:1993年,我們裝了第一臺隆鑫發動機副標題:隆鑫30年互動活動系列報道之二
編輯:管理員發布時間:2013/8/6
高承勇:1993年,我們裝了第一臺隆鑫發動機 2013年8月6日,《重慶晨報》20版刊登了我與隆鑫30年互動活動之---《高承勇:1993年,我們裝了第一臺隆鑫發動機》,全文如下:
最早參與隆鑫發動機研制的高承勇回憶了隆鑫發展過程中的歷史性時刻 2013年,隆鑫迎來自己30歲的生日。 三十而立,承前啟后。隆鑫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制造工廠,房地產以及金融板塊的蓬勃發展,已使隆鑫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大型投資控股企業。隆鑫,已與我們這個城市的幾代人、無數的家庭、甚至與一個城市30年的歷史,緊密相聯。 由此,重慶晨報開啟“我與隆鑫30年”系列報道,每周一期,與讀者分享隆鑫30年來走過的光輝歷程。 現年40歲的高承勇是參與隆鑫發動機研制最早的人。雖然年齡不大,但他已在隆鑫足足工作了20個年頭。 三顧茅廬,志士出山 1993年,已在蟠龍村創業的隆鑫事業創始人涂建華,在諸多選擇中,認準了把摩托車發動機制造作為企業發展的方向,于是開始找人、挖人。不久,涂建華的團隊發現了當時在江北一家機械廠負責發動機生產的高承勇。高當時師承國營大廠的發動機專家,人雖年輕,卻已在業界小有名氣。 高承勇說,涂建華第一次邀請他跳槽時,由于不了解隆鑫,他拒絕了。仿佛是劉備三顧茅廬的現代版,十多天后,涂建華又相繼兩次派人來到工廠邀請高承勇,與他長談。那時候高承勇未滿20歲,小伙子最看重的是義氣和感情。老總再三邀請中流露出的剛毅果敢以及禮賢下士的風范,深深折服了他。就這樣,他加入了隆鑫,還帶了4名同伴同行。 請一個來了五個,求賢若渴的涂建華大喜過望!袄习鍖iT請我們幾個吃飯,表達了希望能夠憑著自己的技術,敲開發動機市場的決心!备叱杏赂袆拥卣f,最讓他意想不到的是,涂建華還將自己在工廠旁邊新裝修的2室2廳房子拿出來給他們5人住,自己搬回了老房子。涂總說住這里生活方便,不用為工作之外的瑣事操心。 在汗水中淬火 “組裝一臺發動機,需要三百多個零部件!备叱杏抡f,為了弄清楚每一個零部件型號的來源,他們跑到市場上買了兩臺發動機進行拆檢研究。涂建華要求他們不要簡單拆卸復制,而是要通過細致比較分析,找準隆鑫產品的定位及特點,并為今后的批量生產摸清楚質量保障的關鍵。由于要求高,配齊所有零部件,他們花了兩個多月。 接下來是試裝,高承勇對工作難度記憶猶新。沒有圖紙,完全憑借經驗和記憶,如同在黑暗中完成一項雕塑作品。那時候的零部件全是半成品,質量層次和標準參差不齊,常常要邊打磨邊組裝,并制作工裝夾具。 高承勇等人用錘子等簡單工具在臨時搭建的木板工作臺上,一點一點敲出合格的尺寸。買來的箱體尺寸不達標,便一絲一毫地進行剔劃修整,修一次配合一次,最終滿足公差要求。啟動軸裝無法正常使用,就反復調試。由于缺少校正工具和基礎資料,每一步的疏忽都會造成前功盡棄,于是,5人小組承擔了現在需要幾十個員工完成的組裝工序,并且人人都使出了拆炸彈引信般的謹慎和專注。 試裝階段在炎炎夏日中進行著,高承勇等人在只有風扇降溫的潮熱工房中精心打磨半成品和粗糙的缸體,讓發動機部件“在汗水中淬火”,常常到了凌晨,車間仍舊燈火通明。在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涂建華始終和大伙兒在一起熬更守夜。 隆鑫真正發動了 “我們記不得做了多少次嘗試,1993年夏天的一個下午,第一臺隆鑫發動機終于在簡陋的木板工作臺上完成了,并檢測達標。當我們起身回過頭,發現涂總一直站在我們身后,滿頭大汗,和我們一樣的緊張和激動! 當晚,涂建華在蟠龍山那時最火的“仁血旺”擺下慶功宴,給辛苦得昏天黑地的弟兄們補補!巴靠傄贿吅臀覀儎澣杀,一邊說,再多做幾次檢測,把發動機所有機關都搞清楚,我們隆鑫就真正發動了! 涂建華的激勵,使高承勇他們對未來增添了更大的信心!拔矣浀卯敃r涂總說,發動機是機械的心臟,心臟跳動起來,隆鑫就有了無窮的發展天地!备叱杏禄貞浀,至今他收藏著當年的自制工具,以紀念生平最難忘的時刻。 記者從隆鑫了解到,從一開始就把研發和品質放在重要地位的隆鑫工業,一直堅持打造“技術隆鑫”。 2005年,隆鑫技術中心就已獲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認可測試中心”認定,摩托車發動機每年產銷量已是兩百多萬臺,連續多年位居行業前列。涂建華當年“隆鑫真正發動了”的愿望,終于變成了現實。
我想和隆鑫 一起成長 重慶晨報:隆鑫30年,你有什么話想說? 高承勇:19歲跳槽到隆鑫,是我職業生涯曾最糾結但最正確的一個決定。遇到涂總,我就再也沒有為這個問題煩惱過。我的人生當中已經有一半的時間是和隆鑫在一起的,未來的日子,我希望還能和隆鑫一起成長。 (原文在《重慶晨報》網址:http://cqcbepaper.cqnews.net/cqcb/html/2013-08/06/content_1664147.htm) |